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好朋友應做的芭樂事

飄洋過海的種子
芭樂學名為番石榴,早年從大陸引入臺灣時被稱為「拔仔」,後才美名化為芭樂,臺灣最早的芭樂其實是中山月拔,也就是俗稱土拔的一種,後來才有梨仔拔等土拔仔;約民國67年時泰國芭樂在臺問市,便陸續發展出各種不同品種的芭樂,這些新品種的芭樂大多是泰國芭樂的突變種,就如最常見珍珠芭樂便是其中之一。

(圖:芭樂)

閃亮亮珍珠芭樂
珍珠芭樂1990年於高雄縣大社鄉發現,又稱龍鳳芭樂,卵圓形或近梨形,果肉白至黃色,秋冬果肉較厚且肉質細緻,糖度約10-18Brix,為目前品種中最甜的,具有特殊甘味與芳香,果實脆度較差,夏季高溫容易變軟是其缺點。目前以高雄縣燕巢鄉為最大產區。


一年四季不缺席
芭樂性喜高溫環境生長,原一年可收4次,但現今芭樂經過改良,嫁接後,夏天約3040天、冬天約8090天便成熟,已不再受限一年能收成幾次,每月都能有成熟可摘的芭樂,而現今芭樂最好吃的時期約在農曆八月左右,大約是中秋節前後的天氣最適合芭樂生長。

(圖:農民解說)

甜度來自於溫差
芭樂喜歡日夜溫差大的生長環境,最適合的溫差達10度。日夜溫差大也能減少病蟲害,但如果溫度過高會減低芭樂脆度,也會因為成熟過快,而甜度無法提升,高日射量也會為芭樂帶來焦黑、果實乾枯等現象,故芭樂白天吸收日光,晚上便可轉換成本身所需的養分。

生長及氣候限制


適時壓枝及摘葉
種植技巧:除嫁接外,要適時的壓枝,清明節前後為春果採收期,此時的枝幹要開始修剪,而要將新芽旁的葉子摘掉,留下養分給果子。

(圖:農民解說)

疏果套袋小技巧
單株留果數目視植株發育而定,留果過多,果實小、果皮光滑、品質低劣,原則上每一結果枝留一至二果為宜,過短纖弱枝稍不留果。摘除向上、果形不正、擦傷、蟲害嚴重幼果。果實套袋時間以疏果帶套入幼果不易脫落之大小為宜,袋口需綁好不可留空隙讓蟲進入危害果實。

(圖:芭樂套袋)

陽光、土壤、水資源
陽光:芭樂是喜歡陽光的農作物,不適合溫室和網室種植。
土壤:這片芭樂園是從種蜜棗開始,把地養好後才種植芭樂。
水源:芭樂園的水是從濁水溪(水質富含微生物)而來,再將水引到土壤裡灌溉。


田間的管理方式
水的運用:芭樂園的水是從濁水溪(水質富含微生物)而來,再將水引到土壤裡灌溉。
芭樂是喜歡陽光的農作物,不適合溫室和網室種植。

(圖:農民解說)

果子的成熟面貌
農民用顏色來判斷成熟度,太陽光照射多果子會偏黃,照射少則偏綠,一般來說由綠轉黃的那幾天為七八分熟,此時的果子可以準備採收。


快樂農夫,分享喜悅
做農就像是在交朋友,客人喜歡我就多送他一點,大家開心很重要。

(圖:與農民合影)

//訪談紀錄:張雅喬 洪琬茹//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